肇慶是珠三角通往西南省的重要交通樞紐。肇慶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,歷史悠久,是廣府文化的重要發祥地。歷史上,肇慶多次成為嶺南地區的政治、經濟和文化中心。如今,肇慶先后被評
文化遺產 2021-08-11 閱讀()
據史料記載,貞仙祠始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德宗貞元十七年(801年),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貞山風景區,景區山崗層疊,曲澗澄潭,翠色嵐光,蔚然深秀。
文化遺產 2018-05-31 閱讀()
文物,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、遺跡,而可移動文物是指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、藝術品、文獻、手稿、圖書資料、代表性實物等。它們既可以在官方文物保護單位中保管,亦可藏于民間,是不可多得的寶貝,是漫漫歷史長河的實物見證。
文化遺產 2017-05-18 閱讀()
肇慶宋城墻雖然不能與氣勢磅礴的萬里長城相媲美,但它的古樸厚重也堪稱嶺南之最,為肇慶的美景增添亮麗色彩。近千年來守望著肇慶古城,是肇慶人引以為豪的最宏大的文物古跡。
文化遺產 2016-12-24 閱讀()
白赤馬廟坐落于四會市江谷鎮大垌村委會大垌村秀才山腳下,大垌村距離市中心約28公里,西臨江谷河,北鄰擔田村,南與佛仔壩相對。
文化遺產 2015-12-07 閱讀()
鄧村乃四會城區西南13公里的一個半山區半丘陵小鎮,2002年四會鎮(街)撤并時并入貞山街道。鄧村下轄10個村委會,3059戶,12300多人。目前,鄧村年產會紙制品1500多噸,出口約1000多噸,紙作坊700多間,紙品廠1100多間,從業人員5000多人,年產值7000多萬元。
文化遺產 2012-09-09 閱讀()
會是“中國玉器之鄉”。民間玉雕工藝在四會市城區東城街道、大沙、地豆、逕口、下茆等鎮(街)傳承近100年之久。目前,四會市建有玉器街、玉器城、玉器天光墟,共有玉器加工廠、場、店3800多家,最近又投資1.5億元建成占地280多畝的玉器展覽銷售中心。全市玉器從業人員達6萬多人,年加工玉璞2500多噸,產值15多億元,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玉器專業加工、銷售市場之一。
文化遺產 2012-09-09 閱讀()
貞山位于四會西南面,坐落貞山街道,是四會市的風景旅游區,隸屬四會旅游局管轄,貞山風景旅游區面積14平方公里,南靠鼎湖區,西接高要市,北連廣寧縣,距廣州67公里,離肇慶40公里,距四會市城區2公里,交通十分便利。
文化遺產 2012-09-09 閱讀()